-
智能電網 ,「智能」在何處?
國家電網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:以物理電網為基礎(中國的智能電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、各電壓等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為基礎),將現代先進的傳感測量技術、通訊技術、信息技術、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與物理電網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電網。它以充分滿足用戶對電力的需求和優化資源配置、確保電力供應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經濟性、滿足環保約束、保證電能質量、適應電力市場化發展等為目的,實現對用戶可靠、經濟、清潔、互動的電力供應和增值服務。
2021-05-20 -
誰該適應誰?-- 對時代轉向中電力系統的思考
世界正處于從傳統工業技術主導的基于物質資源消耗、人力資源投入、實物產出的工業時代,向以數字信息技術主導的基于互聯網、數據要素占有和利用、知識產出的數字信息時代的轉向。近些年,數據中心數量迅猛增加,信息通信與軟件、互聯網產品與服務業多年的快速發展,數據要素市場競爭的火爆,企業數字化轉型、產品數字化網聯化升級、生活線上線下互動,無不顯示著這次轉向的巨大力量與深刻影響。
2021-05-19 -
知識普及 | 什么是V2G充電技術?
據權威數據統計,截止2020年,我國純電動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400萬輛。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,對電網會有一定的影響,電力容量需求增大,加劇用電峰谷差,對電網的沖擊大,影響居民正常生活。這個時候V2G充電技術就可以有效的緩解這個現象,但是你知道V2G充電技術是什么嗎,今天領充創享就帶你了解V2G充電技術。
2021-05-18 -
現有電力系統,難以支撐新能源巨量接入
基于化石能源為主的電力系統向雙高電力系統轉變,將改變交流電網的基本特性。由于新能源機組無法提供有效轉動慣量、調頻能力,之前不受關注的電力系統頻率、電壓等問題將重新顯現。
2021-05-17 -
新能源+N:新型電力系統需要誰
煤電的輝煌時代正在遠去,中電聯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3月,全國全口徑煤電裝機10.9億千瓦,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比重已經從十年前的68%降低至48.8%。 在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下,以煤電為主的電源結構正面臨大幅調整。風電、光伏發電呈現躍進之勢,核電借力零碳能源,尋求規模發展,氣電成為過渡時期的現實選擇,氫能有后來者居上的態勢,能源巨頭競相布局。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,對靈活性電源需求日益迫切,儲能產業整裝待發,只待政策利好。 以風電、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,已經成為全國僅次于煤電的
2021-05-14 -
降碳與發展并不相悖
專家觀點: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,不僅不會限制經濟社會發展,還會推動新興經濟的發展,促進新發展方式的出現,會帶來新投資、新技術、新交通、新建筑、新能源,將創造一個有中國特色的新型發展方式。
2021-05-13